免收1个月、减半收取2个月房租!河南灾后重建最新消息

发布日期:2021-08-06 来源:河南省财政厅 浏览次数:

8月4日,河南省召开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并就公众关注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河南省农作物受灾1470万亩,受灾程度多年来最重

  今年7月中旬以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特大暴雨天气,强度大、历时长、范围广,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多地受灾严重。这次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重灾地区损失严重。截至8月3日,全省农作物受灾1470万亩,其中成灾970万亩,绝收570万亩;受损棚室设施12万亩,受灾农田1060万亩,受灾养殖场户达18527家,死亡畜禽1114万头只,圈舍损毁639万平方米,渔业受灾33万亩,成灾9.4万亩;全省农业受灾程度是多年来最重的一年。

  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就排除积水、灾后改种、生产恢复等工作,紧急制订了6个方面的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指导;派出9个厅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和22个专家服务组,深入灾区指导帮助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省财政已分三批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8亿元。

  截至8月3日,累计排除田间积水1500万亩,改种农作物16万亩、病虫害防治470万亩、中耕施肥302万亩,处理水泡粮食累计2005万公斤,转运畜禽407万头只,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926万头只。

  为支援救灾,农业农村部紧急组织江苏、山西、湖南等省捐赠4324台水泵,国家发改委调拨3200吨储备化肥,内蒙古司尔特、河南心连心等企业捐赠肥料8800吨,河北中农立化等企业捐赠了450万元农药,山东华良、登海种业,江西华农、重庆三千和郑州华丰草业等企业捐赠玉米、蔬菜、牧草种子25吨。

  在生产恢复过程中,重灾地区由于积水时间过长,造成农田底肥流失、农作物改种难度大、病死畜禽打捞困难、灾后防疫隐患突出。针对困难和问题,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正全力抓好各项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

  河南防汛救灾工作重心转向灾后重建,这些企业、商户免收1个月房租

  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得到有效缓解,工作重心正由防汛救灾转向灾后重建。

  为更好统筹防汛救灾、恢复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尽可能减少灾情、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从快抢险、建设施、保主体、稳大局、强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2个具体政策举措,努力覆盖灾后恢复重建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形成相互支撑的工作闭环。

  一是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这是开展灾后重建的大前提。主要包括除险排涝、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消杀防疫、严防次生灾害、确保汛期安全等6项政策措施。其中,在快速完成除险排涝方面,提出把城市排涝作为重中之重,指导卫辉、浚县等灾情严重地区科学合理确定抽排泄洪方案,尽最大努力推动内涝情况明显改善、尽早解除。在全力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方面,提出要完善集中安置场所服务功能,确保已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伤病得到及时医治。在消杀防疫方面,目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如果不能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其他工作都无从谈起。为此,对灾后全面消毒消杀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一方面,全方位无死角开展防疫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另一方面,坚决守住防止疫情蔓延扩散的底线。

  二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修复建设。当前,第一位的工作就是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除险加固,尽快修复各类水毁工程,备战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强降雨过程。主要包括水利和农业生产设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能力、项目前期工作等6个方面。其中,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修复建设方面,提出按照先通后固、逐步提速原则,力争京广线、陇海线、太(原)焦(作)、侯(马)月(山)等普速铁路和郑(州)太(原)高铁8月中下旬恢复正常运输。在加快城镇基础设施修复建设方面,提出开展城市窨井盖、电线杆等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

  三是帮助市场主体和农业恢复生产经营。中小微企业和农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最易受到冲击,在灾情、疫情叠加这一特殊时期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帮其渡过难关。为此,河南省从加大信贷纾困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恢复农业生产等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政策。其中,在加大信贷纾困力度方面,推行信用修复承诺制,梳理申报防汛救灾“信易贷”重点企业白名单,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质增信。在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灾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1个月房租,减半收取2个月房租,并在税收、社保等领域明确了相应的缓缴政策。在全力抓好农业恢复生产方面,河南省财政对受灾农田补种改种给予适当补助,由各县统一采购种子发放到实际种植户,对于自行补种的农户,将由各县对其购种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在灾情、疫情叠加冲击下,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为此,河南省在重要物品保供稳价、安全生产、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强化舆论引导等4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在重要物品保供稳价方面,提出尽快恢复省内煤矿生产,加大外省电煤采购力度,扩大储煤基地建设规模,多措并举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在安全生产方面,提出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压实责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加大对灾区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食品抽样检测,坚决防止浸泡、霉变、过期及回收的食品流入市场。

  五是强化保障措施。再好的政策也要靠抓落实。为此,河南省从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工作办法。其中,在加强组织调度方面,提出各受灾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台账管理、责任到人。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提出各级政府在困难时期要坚持“过紧日子”,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狠抓督办落实方面,提出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要开展相关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使用关、廉洁安全关。

  河南省财政已下达资金47.25亿元,用于这些方面!

  灾情发生以后,河南省财政切实保障防汛救灾资金需求。7月22日至8月2日,省财政共下达11批资金47.25亿元,为防汛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金主要用于六个方面。一是财力补助资金20.23亿元。由市县统筹用于抢险救灾、紧急避险、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业生产救助、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水毁工程设施修复、农村毁损房屋补助、城镇基础设施维修、停产停业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助等方面;同时充分考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避免规模性返贫。

  二是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1.8亿元。主要用于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倒损民房修复等方面。

  三是群众生活补助资金6.48亿元。主要用于受灾困难群众给予临时生活补助,农村地区因灾倒塌房屋重建补助、因灾损坏房屋修缮补助,以及未参加商业保险的城镇居民小区电梯等基础设施的维修补助。

  四是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6.45亿元。主要用于自然灾害救灾及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材料和服务补助,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设施修复、水利设施工程水毁修复以及救灾所需设施设备修复等方面。

  五是城乡小商户补助资金1.64亿元。主要用于对因灾造成经营困难、停产停业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一定时期的房租补贴、按照受灾经营用房面积定额补助等方式弥补损失。

  六是城乡基础设施修复补助资金6500万元。主要用于受灾地区水毁道路抢修保通。

  灾后农村住房和城镇房屋安全如何保障?回应来了

  此次灾情中,河南省部分地区农房损毁严重,尤其是灾后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在保障村民住房安全和城乡房屋评估方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一时间印发灾后农房安全隐患排查要点,指导各地按照排查要点,先由村镇干部对受灾农房进行初判,随后按照“不漏一屋、不落一房”的原则对受灾农房进行安全性应急评估。经评估暂不具备返家条件的农房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同时采取封房措施,坚决阻止村民进入,坚决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确保村民人身安全。

  截至8月3日17时,全省已评估农房16.96万户、涉及行政村5560个,经评估具备农户返家条件的房屋10.53万户,每日参与房屋评估的技术人员约4300余人。

  在城镇房屋安全鉴定方面,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治城镇既有房屋265315栋,其中受灾房屋3652栋,已整治905栋;在建房屋市政工程7960个,其中受灾865个,已整治312个。

  接下来,省住建厅将根据灾情控制情况,边进行排查评估,边推进灾后重建,尽快让人民群众住上安全房屋。

  河南将下达7.44亿元支持受灾严重市县重建

  灾情发生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在协调开展城区排涝、电煤保供等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围绕统筹做好灾后重建,有前瞻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基础设施受灾损毁情况摸排工作,动态监测重点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和省属重大项目受灾损毁情况,及时梳理谋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为全面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家的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了6.44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河南省受灾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同时,省发展改革委也从省基建资金中安排了1亿元,做好相关项目建设的资金配套工作。下一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全省灾后重建工作会议部署,牵头制定全省灾后重建整体方案,充分发挥全省投资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在强谋划、提效率、促进度上下功夫,全力以赴加紧推进水毁工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支撑。

  一是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库。针对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和灾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结合应急救灾和长远发展需要,聚焦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工程、生态环保、仓储物流、社会民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应急物资储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等灾害应急能力提升领域,组织建立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项目库,明确建设时序,强化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有效实施一批支撑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重大工程项目。

  二是建立恢复重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报批材料,优化报批程序,加快审批手续办理。对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直接审批项目可研报告,其中点多面广的同类项目可以合并审批项目可研报告。对于不改变规模、不改变原线路走向、不新增用地的水毁水利、交通类修复项目,可直接批复可研报告或直接开展施工图设计审查。

  三是确保投资尽快落地见效。尽快将7.44亿元专项资金分解下达到市、县和项目单位,精准支持严重受灾市、县供水、排水、道路、桥梁、水库、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设施的恢复重建。同时,将专项资金项目全部纳入省发改委重大项目专项督导服务范围,采取在线监测、实地查看等多种方式强化后续监管,督促各地切实用好专项资金,推动项目尽快建成发挥作用。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所有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受洪水或积水污染的食品原料

  受这次洪涝灾害影响,灾区内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车间进水、厂房设备损坏、原物料泡水等现象,灾后恢复生产,面临一定食品安全风险。

  7月21日,省市场监管局部署全省开展灾后食品生产安全专项风险排查,要求受灾企业集中收集、集中存放、集中销毁受洪水、积水污染的食品;所有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受洪水或积水污染、霉变的食品原料及受洪水、积水浸泡的未经清洗消毒的设备设施、包装材料加工制作食品,不得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用水;督促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加强水源监测,确保成品检验合格。

  灾情过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与企业沟通对接,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场所消杀、受污染原物料妥善处置、生产用水安全监测等,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郑州7.20暴雨过后,因柿园和侯寨水厂受灾、高速封闭,造成花花牛乳业工厂停水、200吨生鲜原料乳滞留,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开通绿色通道,帮助花花牛乳业工厂迅速恢复生产。鹤壁市市场监管局面对辖区39家食品生产企业受损严重的实际情况,成立汛情协调小组,安排生产监管、检验检测等8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对口帮扶,已指导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鹤壁市雨众食品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新乡、许昌、安阳等地也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助力企业灾后复工复产。目前,全省大多食品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安全生产,行业秩序整体稳定。

  河南省排查清理受灾污染食品8887公斤,全省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受洪灾影响,个别地方的受灾群众还在安置点生活。目前正值夏季,气温高,食品易霉烂变质,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等问题。对此,河南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市、县属地监管部门及时检查清查捐赠物资,超过保质期、腐烂变质、无食品标签等不合格食品一律不得发放。加强监督检查,严禁使用溺死、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制品及使用腐败变质、受潮发霉的食品原料。重点加强对蔬菜、肉类、米、面、油等大宗食材和盒饭、捐赠食品以及一次性餐饮具等抽检力度,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保障安置点群众的饮食安全。

  同时,持续加大受灾严重的市、县生产经营食品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对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大型商超、食品贮存仓库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坚决杜绝过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霉烂变质食品流向临时安置点,全力保障安置点群众购买到放心、安全的食材。

  灾情发生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36790家次,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395个,排查清理因洪水雨水积水污染食品8887公斤,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4件,全省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