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凝聚奋斗力量 支持革命老区旧貌变新颜

发布日期:2022-10-14 来源:河南省财政厅 浏览次数:

巍巍太行,千里大别山。我省地处中原腹地,有34个县区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太行山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牺牲和贡献。曾几何时,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阻碍着这些县区的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省财政持续加大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力度,推动红色基因、绿色生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革命老区旧貌变新颜。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扛稳扛牢红色旗帜,持续加大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省财政共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62.76亿元(截至2021年底),特别是从2020年起,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河南指示精神,大幅增加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省级配套资金规模。2020年省级安排资金3亿元,较上年增加2.5亿元;2021年省级安排资金增加到3.5亿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1.56亿元;2022年继续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同时自2020年起,计划到2025年,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中每年单列安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资金不少于5亿元,并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6.14亿元,并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给予重点支持,2021年已单独安排补助资金3000万元。

丰富老区文化建设,文旅带动经济发展。省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部门,统筹利用相关经费,支持革命老区文旅事业发展。一是支持推动旅游业发展。统筹利用中央和省级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奖代补”项目资金、旅游发展基金补助旅游厕所资金、省级智慧旅游建设奖补资金等,支持革命老区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扩大生态旅游优势、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二是支持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统筹利用中央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扶持艺术、戏曲创作,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利用中央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陈列布展和传承培训进行补助。利用中央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利用,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传统街区和传统村落进行保护。

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聚焦大别山区、太行山区革命老区,把老区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下达大别山革命老区专项扶贫资金91.76亿元(截至2020年底),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资金3.1亿元(截至2020年底),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内的贫困县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得到彻底改善。2021年以来,累计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2.48亿元,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资金使用重点,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着力补齐脱贫地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2021年下达新县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资金5000万元,支持新县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该项目在国家年度评估中获得A类等次,得到800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奖励。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累计下达太行山革命老区县所在的安阳市、新乡市、鹤壁市、焦作市、济源示范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94亿元(截至2020年),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9.87亿元。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一是加大对革命老区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力度。2012—2021年,省财政共下达大别山革命老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31.0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5%,高于全省年均增长率2.4个百分点,为当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二是指导信阳市成功入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试点,示范期内可获得中央财政10亿元资金支持。指导信阳市入围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争取国家奖励资金6亿元,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实施和生态修复提供了财力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传统村落每村补助180万元,专项用于传统村落内重要街巷、传统建筑和院落修缮与风貌整治。加快资金拨付下达,支持革命老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和农房品质提升,保障老区人民群众住房安全。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共筹集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8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开展农村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各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一是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筹集71.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实施道路、桥涵、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垃圾污水治理、坑塘河道整治,修建文体广场、小游园、乡村文化创意景观小品等,建设“两宜四好”(宜居宜业,规划好、建设好、传承好、经营好)的美丽乡村。省财政筹措资金2.7亿元,支持光山、上蔡、林州等地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和坑塘整治等措施,恢复河流基本功能和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使乡村水安全状况显著提升、农村河湖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乡村生态宜居性显著提高。二是支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筹集资金5000万元,会同省委组织部支持革命老区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村级治理机制、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努力建设保护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五红四有”红色美丽村庄,打造涵养初心使命的实物教科书和凝聚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有效载体。三是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筹集9.6亿元,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支持革命老区开展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以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为主要经营形式,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为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优越性,调动村集体成员积极性,增强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探索有效途径。四是支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筹集资金3.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传统村落保护试点、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等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推进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带动老区经济腾飞。一是加强资金筹措,加快洪汝河治理工程、袁湾水库工程等革命老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持续完善水利设施功能。其中,积极争取中央补助18.67亿元、占项目资本金的55.7%,推进我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实施;省级给予5亿元定额资金支持,支持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实施。二是制定《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基金实施方案》,设立基础规模为3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产业培育。三是支持革命老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财政筹措资金8.3亿元,支持革命老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统筹布局建设2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县和21个农业产业强镇,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省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整体提升革命老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282.4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建设高标准农田2026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五是支持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筹措资金13.9亿元,通过新建加固堤防、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防护等措施,实现已治理段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有效提高河道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六是支持新建小型水库。筹措资金8000万元,支持新县建设青龙沟水库,水库建成后可改善新县县城供水现状,缓解新县城区部分区域吃水及用水紧张问题,减轻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同时有助于新县打造红色生态旅游景观。

支持“三区”人才科技队伍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下达资金1.67亿元支持洛阳农林科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科技人员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指导革命老区农民运用绿色技术,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走进基层,惠及百姓。

统筹用好专项债及国际金融组织等贷款

促进老区持续发展

发挥债券优势,做大做强老区经济。2015年以来,对大别山和太行山革命老区符合专项债券发行要求的重大项目予以优先保障。截至目前共分配大别山革命老区3市22县(市、区)新增债券1289.8亿元(专项债券1090.9亿元,一般债券198.9亿元),太行山革命老区12个县(市、区)新增债券421.5亿元(专项债券345.3亿元,一般债券76.2亿元),共计1711.3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

依托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补齐老区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共使用13.46亿元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在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农林业等领域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一是支持革命老区紧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财政厅主动与财政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对接联系,争取新开行抗疫紧急贷款资金14亿元人民币,其中2.41亿元用于鹤壁、信阳、驻马店、济源、沁阳、卫辉等市县医疗场馆建设、医疗设备购置等,积极推动了革命老区疫情防控与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引资引技,促进革命老区农林畜牧业发展。欧洲投资银行贷款8000万元,用于革命老区珍稀优质用材林可持续经营项目,缓解我省珍稀用材林资源总量不足,后备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世界银行贷款7800万元,用于革命老区生态畜牧示范项目,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广饲料调制、疫病防控、污染物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亚洲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用于革命老区畜牧养殖及产品安全示范项目,支持建立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支持环保可持续的畜牧养殖和加工企业发展。三是推动农村能源清洁发展。亚洲开发银行贷款3100万元,用于能源二期项目,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及其“三沼”综合利用配套设施;欧洲投资银行贷款1.92亿元,用于河南固始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支持固始县企业购置生物质热电设备。四是促进生态环境发展。亚洲开发银行贷款3.26亿元,用于鹤壁市淇河流域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项目,推动淇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干支流环境综合治理。五是支持医疗设备更新。利用以色列贷款8900万元,支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购置医疗设备;利用奥地利贷款2000万元,支持确山县公费医疗医院购置医疗设备。六是助力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推动信阳农林学院利用德国促进贷款1.37亿元购置教学科研仪器,建设教学楼,提高学院科研教学硬件水平。

扎实落实对口帮扶任务

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

按照《河南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帮扶大别山革命老区工作方案》要求,省财政厅主动认领任务,细化帮扶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任务。一是积极谋划,主动对接联系,从老区新县实际出发,印发《河南省财政厅对口帮扶新县实施方案(2021—2025年)》,牵头做好对口帮扶新县工作。二是坚持突出支持重点项目,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3000万元、中央对地方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陈列布展)1000万元,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给予重点支持;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支持新县开展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区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