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原科创蓄势助力——河南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引领河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一判断背后具有坚实的数据支撑。目前,河南已形成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两城一谷”科技创新大格局,拥有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0家省实验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9万人,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0.3%。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已开工建设。
近年来,河南省财政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效能为基础,以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为抓手,以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主线,全力支持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提升资金效能,保障重大科创项目资金需求
中原科技城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畔。在这块1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20多家科研机构、3000余家科技企业。在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3)》中,中原科技城排名从2022年的第31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9位,并获得“创新人才高度集中、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评价。
中原科技城是河南省与郑州市在“十四五”期间集中全力打造的集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学、人才教育多领域核心的“城市科技带”。
“一年时间,中原科技城排名突飞猛进的关键,在于引机构、建平台、育产业、聚人才、优服务。”郑东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财政给予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为支持中原科技城加快建设,自2023年起,5年内省财政每年给予5亿元财力补助;另一方面,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钱花在了实处,更花出了成效。
河南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激励科技创新“规范花钱”,省财政部门采取了多项举措。
首先,从制度入手,加强资金统一管理,研究制定科创资金保障办法和管理办法,加快建立“统一决策、统筹分配、强化管理”的资金项目管理新模式,对于新增重大科创项目明确资金按照“先谋事再排钱”的原则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对资金管理流程优化,明确资金支持范围,强化对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最后,提高资金执行效率,对于省科技创新委研究确定的重大事项,财政部门实施资金预算管理流程再造,加快预算评审和拨付进度,采用预拨资金等方式,推动科创项目尽快实施见效。
“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资金在科技攻关重点领域的精准投放。”省财政厅负责人介绍,2020—2022年,河南省财政科技支出连续3年累计突破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大关。2023年,全省科技支出463.8亿元,同比增长13.3%,高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9.4个百分点;科技支出占比4.1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补贷融”并用,培植科创型企业发展沃土
“作为一家新设公司,在实现量产前,我们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引入高管团队、建设分子实验室、产线设计建设、推进主要产品小试及中试、完成公司技术专利转让等。让我们更加头疼的是,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筹集资金。”河南中源裕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源裕泽)董事长牛坤说。
中源裕泽是一家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绿色生物制造企业,依托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团队,从关键酶制剂和高附加值氨基酸两个大方向进行研究与开发,利用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大宗高值食品和医药化学品。
牛坤进一步向记者解释,当时他们预估公司前期运营需要资金数千万元,产线建设需要资金超过1亿元。而初期,创始团队也不愿稀释太多股权比例换取大额融资,主要是担心后续控制权面临风险。“我们的外部融资渠道有限。”牛坤说。
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政府投资基金主动对接,深入了解项目需求,并提出了让中源裕泽为之欣喜的解决方案: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框架下的河南汇融格物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格物基金)参与公司设立,向公司注资数千万元,并与郑州市高新区以及淇县政府积极沟通协调,为公司争取房租补贴、人才公寓,以及过亿元产线代建费用等支持。此外,格物基金持续为公司早期成长提供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协助。
“能够以创始股东身份争取到院士团队的创业项目并推动项目成功在河南落地,这对我们来说也很有意义,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河南省生物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格物基金负责人葛党桥说。
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推动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三只政府基金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14个,投资金额约19亿元,助力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同时,成功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中原科技城科创基金、总规模30亿元的中原农谷投资基金,助力河南省构筑“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此外,联合洛阳等12个市县启动开展产业研发联合基金工作,每年出资1.9亿元,带动产业投资1.75亿元,助力市县产业基础高端化。
除用好政府投资基金外,河南省还通过财政补助和支持金融信贷的方式,让科创型企业不再为钱发愁,放开手脚搞研发。
一方面,通过财政补助,用足用好企业研发后补助政策工具,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2022年统筹企业研发补助资金4.73亿元,对9231家企业给予后补助支持。引导市县投入10亿元,推动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政策落实。2023年调整优化政策支持方向,安排专项资金3.31亿元,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另一方面,支持金融信贷。充分运用“科技贷”政策工具,对合作银行为河南省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企业开展科技信贷业务发生的实际损失给予不超过60%的损失补偿,单笔补偿不超过5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确保创新不再等“贷”。
截至2023年底,已有17家合作银行开展“科技贷”业务,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806家(次)、55.61亿元。“科技贷”业务自2016年开展以来累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942家(次)、174.91亿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一批科技企业驶入成长快车道。
创新使用管理方式,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科研经费“包干制”“直通车”,顶尖领衔科学家负责制,推行“放权限、四自主”改革,精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河南省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科研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创新能力和意愿得到充分释放。
2021年10月,河南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科研生态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在省级科技研发专项、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中原院士基金方面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按照《意见》规定,只要确定经费总额,无需再编制明细费用科目预算。
“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后,我们有更多时间专注科研了。”河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基础项目科科长许恒告诉记者,2022年和2023年河南农业大学科研经费总量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超过50%和60%,但预算录入数量平均每年较此前减少50.05%。按照每次录入需要一天审核时间计算,年均为全校科研人员节省460天等待时间。“压缩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录入、调整等时间,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可预见性弱的属性。”许恒说。
科研经费“直通车”,是指河南省级决策安排的重大科研专项、重大创新平台资金,相应预算编列至省级有关部门,试点实施省级直拨到项目承担单位的“直通车”制度。
顶尖领衔科学家负责制,即:建立以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制度,赋予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的团队组建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
思念食品(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念食品公司)是上述政策的受益者。2023年,思念食品公司启动了预制菜绿色加工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预制菜项目)。该项目作为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采用顶尖领衔科学家负责制,享受科研经费“直通车”政策。
“此前,项目经费都是通过省财政下拨市财政,再分拨区财政,然后转拨给我们,一般要9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次预制菜项目经费则由主管部门直接拨付给我们。从项目立项通知下达后不到2个月,我们就收到了拨款。减少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到账时间缩短半年,提高了资金拨付的效率,让我们可以更加迅速地投入科研力量,推进项目。”预制菜项目负责人黄忠民说。
除了上述已提及的改革试点外,河南省还在省实验室、省科学院试点实施以“放权限、四自主”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实现财政部门“一头一尾”管理科研资金,即:财政部门定预算控制数,项目实施后开展绩效评价,中间环节省实验室等可自主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自主组织项目申报、自主确定项目、自主核定项目资金额度,赋予省实验室等充分的科研经费管理权。这为支持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加快构建省实验室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省财政厅还精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将科研项目经费直接费用预算科目从9个整合为设备费、业务费和劳务费3大类,间接费用按照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并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使用。同时,将科研经费调剂权限下放至项目承担单位,除设备费外的其他费用调剂权下放给项目负责人。
在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助力下,河南已拥有4个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15个省级新兴产业集群,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这方中原厚土,正为了科技创新的明天蓄势助力。